搜索

2022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八个趋势|观察

来源: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2-10-10 15:11:33

  导读:

  2021年,对于公益慈善组织,是全力应对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一年。在社会和个人生活持续被疫情影响的一年,公益慈善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主体之一,在抗击疫情、紧急救灾、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和议题中发挥了支持作用。


43.png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公益慈善组织面临的社会需求是动态发展的,且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需要将视角延伸到未来,让一些关键趋势得到广泛讨论,以回应当下的不完美,推动更新与变革。


  基于公益慈善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未来与公益慈善相关的重要事实,本文总结和选取了2022年公益慈善部门的八个趋势。这些趋势均与中国政治、经济系统的制度安排密切关联,并有可能对中国公益慈善的关注重点和资源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八个趋势排名不分先后。


  财富集中和财富剩余激发社会慈善需求


  第三次分配为公益慈善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公益与商业产生更多交叉与融合


  提升公众的社会信任仍面临挑战


  公益组织与Z世代的链接得到加强


  公益组织走出去的脚步不会停歇


  建设公益生态成为行业共识


  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更加笃定


  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有各种挑战、同时也可以释放想象、允许用行动证明价值的时代。


  ——王志云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2年度轮值主席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财富集中和财富剩余激发社会慈善需求


  2021年,《胡润百富榜》中国上榜企业家的总财富达到34万亿,比去年增长了24%,财富快速向少数人集中成为一个明显趋势,财富传承和永续化成为摆在财富家族和高净值人群面前的现实课题。


  2019年和2020年,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了1万美元。结合2021年GDP增速和人口净增长数据,中国人均GDP将继续突破1万美元。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后,伴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人与人之间将产生更多的“共情”,进而思考捐赠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实现了创富,但财富家族和高净值人群对于财富的归属和处置,对财富价值和责任的认知还远未成熟。公益慈善为财富传承和自我实现的顶层需求提供了一个渠道,也为社会一个人群设身处地为弱势群体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路径。未来,公益慈善将成为财富回归社会的最佳路径。


  2022年,公益慈善行业有更多机会为财富人群提供有关财富传承和财富价值的思想启蒙,公益基金会、公益专项基金和慈善信托将迎来巨大的财富增量,税收优惠、慈善组织登记、慈善组织支出与管理费用等限制性问题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百多年前,美国慈善家卡耐基提出了包括大学、免费图书馆等在内的7个慈善捐赠的最佳领域。今天,面对社会慈善需求,公益慈善行业有机会在引导慈善需求中掌握更多话语和叙事。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和文化事业等一些市场失灵的刚需领域或取得更多资金支持,新公益、超慈善、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公益生态、互联网公益、大众公益、捐赠圈公益等新范式和新事物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实践。


  “财富除了做公益,传承很重要。财富的永续化有各种各样的选项,我们现在要关注在这个时代怎样让财富有效地传承下去,让财富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之后,人们很强的慈善心、公德心,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有一个喷发。对于富裕起来的人群,其实是有更加紧迫的做慈善的需求,希望找到更好的财富的出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引领财富观的正确路径是,帮助需要财富传承的人去寻找自己生命的神圣源头,从而寻找自己的精神信仰……作为一个既经自己努力又有很大获然性的财富支配者,如何看待其来源与去向?”


  ——资深公益人何道峰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第三次分配为公益慈善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了“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成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


  在社会捐赠层面,《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共接受境内外慈善捐赠2253.13 亿元人民币。其中,内地接受款物捐赠共计2086.13亿元,首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8.21%;2020年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总额分别为1218.11亿元、524.15亿元,企业捐赠首次超千亿元。


  在第三次分配为公益慈善事业打入一针强心剂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第三次分配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并非强制。第三次分配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


  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需要公益组织修炼内功,有效使用社会资源,在资金超过组织消化的时候能够主动放弃。更应该注意的是,公益组织不能把公益慈善的角色自我设限在第三次分配中。


  第三次分配主要不存在于经济领域,因此不需要有杀富济贫的担忧,未来也不会有第四次分配。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关于第三次分配,在90年代初期,厉以宁教授提出论断时,我们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的同仁大多表示反对……这是自主意识导致下的社会行为选择,而不是经济学从国民收入分配角度谈的一次、二次分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慈善绝非“左手进、右手出”的善款传递过程,而是有一个放大的过程。


  ——浙江大学教授苗青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社会组织的作用空间,不仅仅在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公共议题,社会组织作为回应公共议题的民间力量,可以介入到三次分配的各个领域。


  ——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马伊里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公益与商业产生更多交叉与融合


  现代商业和公益本是在改革开放中相伴而生的,如今,两者之间将产生更多交叉。商业的思想前沿开始反思企业以逐利作为唯一目的的局限性,公益领域则开始采用商业手段实现公益目标。


  与现实世界形成对应的是,企业越来越强调其社会属性,消费者更加倾向为有社会担当的企业买单;公益慈善部门则引入了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的概念,经过关于“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的大讨论,社会企业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了快速发展。


  乐观的预见是,商业创新提高公益效率,公益理念倡导下出现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二者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并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和价值取向。2022年,我们观察到一些基金会对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企业的捐赠兴趣越来越高,另外一些追求卓越发展的企业开始在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和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等理念中寻求提升竞争力的方法。


  合规、透明和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的立身之本。在商业强势介入公益领域后,公益组织将以被侵权的方式卷入企业的市场竞争中,被迫应对恶性竞争带来的声誉冲击。在与商业的合作中,公益的独特性也有可能被削弱。未来,如果公益的价值得不到坚守和捍卫,公益慈善有可能演变为商业的一个功能分支。


  公益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应该是等价的,更可能是超值回报的,这个基本原则跟市场的交易原则并无二致。


  ——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以后的公益目标不是有钱的人拿出来帮助没钱的人,而是已经有了基础的人,想办法来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创业,能够发展各种各样的中小企业。


  ——资深学者资先生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社会组织最重要的作用其实不是服务……最重要的是倡导和发声……现在强调NGO去服务、服务、再服务,其实是一个误导。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郭虹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企业公益要敢于、善于运用市场手段,但始终坚持公益和商业分开,公益的风帆下不搭载企业的任何“买卖”。


  ——浙江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正猛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提升公众的社会信任仍面临挑战


  2021年,公益组织在脱贫攻坚、常态化抗疫、紧急救灾等公共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大众视野中增加了不少存在感,但彻底扭转社会信任下降的现实仍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011年,郭美美事件导致大众对于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呈现断崖式下降,其影响至今存在。2021年,99公益日公益项目套捐事件也引发了行业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新的一年,与公益慈善资源同步增加的还有舆论风险,很多危机是由于信息的不通畅而导致。在情绪感染盖过理性表达的舆论世界,公益组织将在寻求公众善意和理解的考验中加强自身韧性。


  技术的发展,监管政策的完善,行业自律的呼吁,公益组织打造公信力的需求,是重塑公益组织社会信任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公众是公益慈善事业重要的支持力量,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公益慈善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益慈善部门需要坚定地与公众站在一起。


  这个行业对整个外界社会和对老百姓来讲,公信力是最基本的,只要任何事情损害到行业的公信力了,肯定要踩刹车。


  ——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马伊里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对公益慈善行业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政府通过加强监管,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弘扬人性的善的一面,把经济人趋利的或者是恶的一面加以遏制。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党支部副书记


  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公益慈善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任社会就无法进步。要寻找最佳的案例来影响社会、政策,加大对公益慈善的信任。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中国基金会未来的发展贡献,其注意力不仅仅要关注慈善捐赠的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要在服务内容和工作效率上多下功夫,特别是在扩大志愿服务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亟需挖掘。


  ——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公益组织与Z世代的链接得到加强


  2022年,95后及00后相继进入职场,这批被称为Z世代的新一代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有自身的群体特点。


  调查显示,Z世代更加重视体验,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容易被网络观点所影响;Z世代更关心社会公益,Z世代关心的议题包括人权、减塑、社区、减少浪费等。


  据《“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社会价值白皮书》,在阿里巴巴“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上,18至25岁的Z世代群体占比27%以上,已经成为互联网公益的主力军。


  与其他组织相比,公益组织的管理层级更加偏平化,管理指令的执行建立在多方协调与沟通之上。对于想达成长远目标的公益组织领导者来说,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是建立共识和影响力,而不是纯粹的管理手段。公益组织的这些特点或许会对Z世代群体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从而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成为公益从业者。


  公益领域对Z世代的关注和研究尚属于空白,有关Z世代对于公益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挖掘。了解Z世代群体特点,并在运营管理上进行对应变革公益组织,将先一步获得Z世代群体的青睐和支持。


  一群年轻有朝气的人,既热心公益,又熟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观念也不一样,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更新的血液、更好的方式方法,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


  ——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刘忠祥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社会应该给年轻人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他的行业发展条件,让每个人在这里,能够把“人之为人”,人性中光辉的那一面都发挥出来,这就是我的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每个青年公益人都有不同的观点,都在不同领域内尝试着不同的想法。我们不需要被谁代表,鲜活且观点各异的青年公益人,才是公益蓬勃的未来。


  ——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申屠媛艳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我从高中开始参与公益。实际上,我认为那只是单纯地在做一些所谓的“好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公益……愉快的工作经历,也让我自认为,我是能以公益作为职业的……公益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留待我们年轻人去施展拳脚。


  ——深圳市兴正德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赵敏舒


  在“鸿鹄伙伴访谈录”中


  公益组织走出去的脚步不会停歇


  全球疫情还远未结束。在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产生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采取了各种管控措施,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


  南南合作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基本定位。近年来,随着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一系列新型机制的建立,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


  国家鼓励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2021年,在民政部印发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稳妥实施社会组织“走出去”,有序开展境外合作,增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中国“软实力”。这一年,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等为代表的公益组织,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国际项目等方式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民间影响力。


  公益组织走出去,既是国家在提高国际影响力中对公益组织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公益组织自身从优秀走向卓越、升级为国际型组织的自我要求,这个趋势并不会因疫情而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相信,中国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及今后的努力,会在国际上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社会组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其实可以说是在做民间外交。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之一,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通过民间机构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对国家的总体外交做出贡献。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说”活动


  关于中国慈善“走出去”应当抱有怎样的心态,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到公益的本源,不应是功利主义。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说”活动


  国际交流是双向的,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互相交流。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正琛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说”活动


  建设公益生态成为行业共识


  在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的行动中,行业的先行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公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强大的公益支持生态系统,能够帮助行业加强专业性、提高捐赠金额、并树立行业标准,从而帮助公益行业中的组织和个人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2021年,整合、有效、多元成为公益生态建设的三个关键词。展望新的一年,核心能力提升、区域公益生态、议题网络和社群、行业自律与标准化建设将成为公益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同时,扮演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角色的专业平台组织、枢纽组织和支持性组织等将得到更多关注和资源支持。


  未来,在广阔的公益空间中,可以期待产生一个热带雨林式的公益生态系统。


  希望有更多基金会、企业加入进来,真正致力于建设好第三次分配所需要的公益行业生态,做好公益慈善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这可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基金会要去解决的一个切实的问题。


  ——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公益行业平台不可或缺的三个成功因素:回应行业共同需求,有行业公共视角和创业家精神的负责人,获得稳定持续且具有行业视角的资助。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有三类基础设施机构将有发展前景:解决行业发展痛点的平台型机构,提升行业能力的专业服务型机构,支持生态构建的区域型机构。


  ——福特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


  项目官员谷青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基金会行业平台组织需要在“价值倡导、区域下沉、领域聚焦、协同创新、立体赋能”方面发力。


  ——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更加笃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顶层政策设计取得了很多突破。在稳与进的动态平衡中,党中央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找到自身定位,才能得到更快更持续的发展。


  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公益组织也需要主动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机制,主动传达自己的声音,形成一套政社协调的有效机制。


  未来,基于中国的客观现实,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中国国家的制度选择,走的是我们自己的路,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必定要走出我们自己的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绝对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话语表达,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是决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与根本指导。”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演讲


  “我越来越觉得慈善会系统应该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地走中国特色慈善道路……走中国特色慈善道路,是一个大题目,一方面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一方面是体现城市特质和社群需求。”


  ——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房涛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我相信在不断放开又不断踩刹车的过程中,我们会一点点地摸索到一些比较适合中国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发展的办法,之后的管理和服务会更加精准。”


  ——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马伊里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作为公益组织,你本来就不是第一部门的人,你得有野生的品性……长成野百合的样子,有刚毅的品格、独立的见解、强悍的执行力,你得有两把刷子,然后你去了解对方,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机制。”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


  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说”活动


  “既然决定要在这个领域里认真做些事,得先去了解它,先知道我自己降落的这块土地长得什么样。”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小钢


  在“基金会行业40年”专题访谈中


责任编辑:许少玮
  • 除《善天下传媒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善天下传媒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善天下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善天下传媒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29-87298921 邮箱:sxfzgcw@126.com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闭幕会后作专题讲座。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