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何时重启——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二十九期)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2-12-30 17:41:40

  一、政策速递


  1. 两部委: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要求,明确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强化关键绿色技术攻关;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激发科研单位创新活力;推进创新主体协作融合,更好发挥协同机构作用;推进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健全绿色技术推广机制,鼓励绿色技术产品应用;建立健全绿色技术标准,推进绿色技术评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财税政策保障;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加强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绿色技术“引进来”,鼓励绿色技术“走出去”。


  零碳解读:该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而制定;各地区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动力度,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制定相关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


c8606eff45d7e07f30b72e4b716a688.png


  2.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12月21日,2022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落实“双碳”目标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以视频方式参加并致辞。苏伟指出,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双碳”工作为牵引,加强工作统筹、科学把握节奏,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希望气候变化绿皮书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更大作用。


  零碳解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落实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达成《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3.2022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全球绿色发展转型的方向不可动摇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会暨落实“双碳”目标高峰论坛。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正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致辞中指出,2022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零碳解读:聚焦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在分析气候变化科学新认识的基础上,盘点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展示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行动,研究分享行业碳中和目标与企业案例等;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4.水利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的通知


  12月26日水利部发出通知,根据《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复核和公示,现认定河北省涉县、山西右玉、浙江永康等42个县级行政区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黑龙江省克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浙江省淳安县千岛鲁能胜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8个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北京市门头沟区南涧沟小流域、上海市青浦区西虹桥小流域等34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等18个生产建设项目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零碳解读: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对于节水、增绿、减碳意义重大,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5.《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完成线上发布


  12月26日,由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共同发起,国内50余位一线学者共同编制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顺利完成线上发布。本年度报告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题,通过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的分析,追踪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最新进展,全面展示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描述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影响,提出需要补强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的协同路径。


  零碳解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未来相关工作还需进一步优化技术路径、设计政策组合,推动清洁空气与碳达峰碳中和措施形成合力。


  6.外媒:研究发现美国极端寒冷天气与北极变暖有关


  据《印度快报》网站报道,随着一场致命的暴风雪席卷美国,截至27日已有60多人死亡。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北极快速变暖如何使该地区的寒冷空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向南移动。然而,科学家们表示,他们需要更多数据才能就这一说法达成共识。报道称,该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种叫做“极地涡旋”的东西上,它是一团持续盘旋在北极地区上空的低压冷空气。通常,“极地涡旋”一直是强劲且紧凑的,这意味着这团寒冷的空气会停留在北极,不会轻易流动。但有时它会减弱,就像一个摇摆不定的陀螺,并不断扩大以影响急流——一个在大气层高处、围绕极地涡旋快速移动的空气区域。一旦急流受到影响,寒冷的极地空气就会向中纬度地区移动。(参考消息)


  零碳解读: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极地涡旋”的膨胀次数增加了一倍多,其原因是北极迅速变暖。报道称,在观测分析和数值建模的帮助下,这项研究证明,巴伦支海的海冰融化、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北的喀拉海的海冰融化以及西伯利亚降雪的增多会产生更大、更有活力的大气波,最终将极地涡旋拉伸,造成美国等地的冬季极端天气。


  7.半岛电视台网站:专家预计2023年石油需求将增长


  半岛电视台网站12月28日报道称,2022年是全球石油市场波动较大的一年,其影响可能延续至明年。多种原因引发了波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俄乌冲突及其向新阶段的过渡,以及随之而来的运输和融资障碍、高通胀率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等。报道称,至于2023年的市场预期,石油专家卡迈勒·哈拉米认为,2023年是2022年的延伸,但可能存在更大的供应压力,而这可能会被无法满足的需求抵消。(参考消息)


  零碳解读:石油专家阿卜杜勒·萨米·贝哈尼博士认为,2022年欧佩克和“欧佩克+”在全球能源管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证明了它们在完全控制组织成员地缘政治差异方面的现实性。此外,它们还采取灵活措施,考虑到了一些成员在更新其生产上限和预算时使用官方价格范围之外的折扣而受到的制裁。


  二、专题碳讨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何时重启?


  自从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暂停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CCER)后,时间已经过去5年。5年时间,中国的碳交易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让各方期待的CCER重启就摆在了桌面上。


  2022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的3次表态更是让期待者感觉到重启已经在路上,并且渐行渐近。


  1.李高的三次表态


  2022年7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一次在媒体的采访中表示,“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加快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技术规范。”从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CCER)重启的消息和呼吁就不绝于耳。


  2022年10月27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李高再一次正面表态,“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力争尽早启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同时要切实维护市场的诚信、公平、透明,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作用。”


  2022年12月4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 2022 年全球年会上,李高在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去年中国启动了全国的碳市场,从覆盖温室气体范围的排放量来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下一步中国还要不断完善全国碳市场,同时争取尽早重启中国CCER市场。


  2.CCER的来龙去脉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经核证后的减排量(CCER)可进行交易的机制。


  2017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公告指出,“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我委正在组织修订《暂行办法》。即日起,我委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申请。待《暂行办法》修订完成并发布后,将依据新办法受理相关申请。”


  至此,曾经红极一时的CCER被搁置,虽然“不影响已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在国家登记簿登记,也不影响已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参与交易”,但5年的等待让许多CCER的提供者有些着急。


  为什么暂停,国家发改委的公告指出,“在《暂行办法》施行中也存在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


  2017年,时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洁市场发展机制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昕发文表示,CCER存在三大问题:首先,CCER交易量呈现季节性变化,且年均价格下降,对参与者的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其次,CCER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现象,各试点碳市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宽松的情况;最后,CCER价值发生分化,交易不透明。


  显然,这已经不是设立时的初衷。


  从2012年初设,到2014年完成首批备案,再到2015年进入交易阶段,CCER虽然只是正式交易两年时间,但这样的尝试为接下来探索自愿减排做好了准备。


  3.CCER的价值和作用


  李高表示,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有利于调节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于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从全国碳市场实践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验看,CCER在为企业提供灵活履约选择,有效降低企业履约成本的同时,也有力支持了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低碳和零碳项目的发展。


  具体而言,CCER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作为碳市场的补充机制,可以用来抵扣配额或者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工作;其二,用于大型赛事,大型会议以及活动的碳抵消工作;其三,参与绿色金融,包括CCER置换或者CCER抵押贷款等;其四,在2021年至2023年试点期内,用于国际航空减排机制碳抵消。


  不仅如此,CCER的重启还有助于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生产生活节能和能效提高、植树造林、甲烷的利用,这四大类活动将能够通过认证CCER而直接受益。


  4.重启时间还没最终确定


  虽然之前被期待2022年内可以重启CCER,但是截至2022年12月30日,依旧没有等来重启的消息。


  碳交易网就撰文指出,虽然李高对于重启CCER态度积极,但还是没能够给出最终重启时间:


  一是顶层制度设计的《暂行办法》还在修订,虽然修了很多年,但只要没出台,就还得等待,而且还有一个征求意见期。《暂行办法》的修订发布是“重启”的前提和法律基础。


  二是配套制度规范的制修订工作还在继续。包括项目开发指南、审定与核查规则、注册登记和交易规则、方法学等重要配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研究等。


  三是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还在建设。这一项属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反而最快。由北京绿色交易所招标,恒生电子中标开发,数月前其负责人便已表示交易系统“技术上已具备上线条件”。


  另外,通过第二履约期把此前的存量耗光,通过顶层制度和配套制度规范重新打造一个崭新的市场,可能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CCER重启已经完成了基础性工作,正在进行最后的复盘、监测,一旦启动,就只是一次按钮的点击,或者说只欠一缕东风。重新启动的CCER将成为全国碳排放管理、约束、激励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汪可欣
  • 除《善天下传媒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善天下传媒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善天下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善天下传媒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29-87298921 邮箱:sxfzgc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