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八万里丝路上的云和月——再访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柏桦 发布时间:2023-05-15 10:39:11

肖云儒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偶遇貔貅俑、骆驼俑、大象俑三件套。

2014年,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踏上从长安到罗马的西行之路。60余天的艰辛跋涉,每天一篇散文或随笔,肖云儒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解读和全景式记录的《丝路云履》。2015年,他第二次西行,写下了《丝路云谭》。2017年,这位77岁高龄的丝路文化使者再一次踏上丝绸之路,写下《丝路云笺》。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弘扬中华文化和丝路精神,架设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内化成了他的自觉行动。

肖云儒先后出版了文化散文集《西部向西》《八万里丝路云和月》,中意丝路学者对谈录《地球之虹》,主编了《“一带一路”读本》(三卷)和《“一带一路”之丝路故事》(三卷)等,用生花妙笔将丝路上的见闻思考展现给读者。他先后录制了60余期各类电视节目,开展了几百次关于丝路的讲座、访谈,以连珠妙语为观众解读丝路文化、传递友谊之花。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愿景变为现实。近日,记者专访了肖云儒。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起走进丝绸之路的历史深处,回望这条承载着古代和现代地域人文风情、凝结着沿线人民智慧和友谊的文明之路。

记者:肖老师您好!汉代张骞的“凿空”之举,行抵今中亚地区,沟通了西域。您也以古稀高龄,行旅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跨亚洲抵欧洲,行程几万公里。是什么让您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肖云儒: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万里行”,由“丝路媒体联盟”开展大型跨国采访活动。活动主办方找到了我,听闻是要重走丝绸之路,将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我当然义不容辞。

在吉尔吉斯斯坦口岸偶遇中国重卡。 照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当然,这是最直接的动机,而源于内心的更深层动因,则是我和丝绸之路、西部的深厚渊源。我的父母在学生时代曾作为北京辅仁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进入西安临时大学,后又翻越秦岭,在位于张骞的家乡城固的西北联大就读。我在大学毕业后又正好被分配到西安。此后几十年,这里便成了我的家乡,陕西文学艺术评论、西部文学研究就成了我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做了几十年文艺评论研究,跑遍了西部地区和丝绸之路国内段后,有这样一个机遇可以走出国门,完整地走一趟丝绸之路,真是人生幸事。

记者:您行走在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对沿途各国的文化、风情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肖云儒:这几趟行程近5万公里,途经30多个国家、近百座城市。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民族的风情都是有差异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世界的一体化。我曾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一家旅游商店,看到了一套有趣的陶俑:貔貅俑、骆驼俑、大象俑。貔貅是中国的符号,骆驼是中亚的符号,大象则是南亚的符号。据店主说,这套陶俑是三件套,从祖辈传下来就是三合一,不能拆分。这是典型的无意识中的有意识传承,这恰恰说明了世界是沟通的。早在汉唐时期,各民族、各国家间就已经开始了文化的流动与融汇。

就像广为人知的“阿凡提”。我在丝路沿线的好几个国家都看到了“阿凡提”的塑像。因为他不仅是中国人民心中的智者,也是中亚各国人民崇敬的智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既是相通的、一体的,又是在过渡中、交汇中、渐变中显出自己的特质的。

一路走去,随着地球经纬度的改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种、语言、文化、艺术的渐变过程。这种变化实际都是文化的变化,文化心理的变化。丝绸之路上各个不同色彩的文化很自如地和谐组合,宛如地球的一道彩虹。一种颜色不能构成彩虹,一个音符不能构成音乐。人类文明的美好就在于,它是不同音符、不同色彩千变万化所构成的和谐画面。

记者:三次西行,哪些人或事给您印象最深刻、让您最有触动?

肖云儒:在我们到达敦煌之时,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已经落成。数字化让敦煌莫高窟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得以全景展示,让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得以实现。这一切,得益于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三代敦煌保护者、建设者的付出。正是因为有这些光彩熠熠的人,才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了光彩熠熠的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化。

第二次走丝路,车队几经周折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口岸后,盘旋的山路上,几百辆有序前行的中国重卡,让我看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力量。这是货物的流通,更是文化的融通、民心的相通。

我们第三次西行到达东欧时,看到多瑙河上中国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我深觉只有和平、和谐、和惠、和宁才能如艳阳祥云般照亮大地和人心。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任何时候,一个民族无论怎样强盛,一定要居安思危,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记者: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走过丝绸之路后,您对丝路的认知和感受与此前有哪些不同?在完成三次丝路之行后,又有怎样的变化?

肖云儒:我们首次出发之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尚不到一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一带一路”还在蓝图上,还在顶层设计上,而走出国门后,我们就感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热”:丝路在各国很热乎,丝路上的人很热情,丝路经济开始热起来。第二次走丝路,我的感觉是“三知道”:不走出中国咋知道中国好,不走向世界咋知道世界小,不走进丝路咋知道千年丝路情未了。第三次丝路之旅,我的感受有了延伸,变成了“三趋向”“三心”。“三趋向”指认识正趋向于成熟、企业正趋向于稳定、市场正趋向于拓展,“三心”指政府很上心、企业很用心、老百姓很开心。

可以说,我们走过的近百座城市,没有一个地方听不到中国话,没有一个地方看不到中国人,没有一个地方见不到中国企业承建的工程。这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商贸往来之路。在三次丝路之行后,我发现,今天的丝路与古代丝路相比有了质的变化、提升。

记者:您三次丝路之行的著作结集为文化散文集《八万里丝路云和月》并被翻译为英文、意大利文、俄文在海外出版发行。您最希望各国读者从中汲取或感受到的是什么?

肖云儒:《八万里丝路云和月》将三次远行所作文章结于一册,记录了途中的坎坷艰险、32国的人文风情,不仅仅是对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风景的讲述,更多的是对丝路沿线各个路段、时段历史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发掘,也有对丝路文化的重新审视。

该书有幸被翻译为多个版本并发行,希望这些译本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国和平友好的声音,引发人们的文化、思想共鸣。

记者: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在多次实地探访中,看到“一带一路”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哪些变化?

肖云儒:三次丝路之行让我们把“体温计”插到欧洲的地层之下,获悉了“一带一路”的真实温度。在马其顿边境地区的一个村庄,我们遇到一位开小店的老人乔瓦尼。在看到我们蹲在路边吃方便面时,他不仅热心地给我们送来开水和自酿葡萄酒,还在聊天中说他希望中欧陆海快线能够修一些支线,把他们的村庄和更多的山区带动起来。一位老人将他们山区生活的改变与“一带一路”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真切的民间温度。

奔驰不息的中欧班列、中国企业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建的工业园区、参与运营的港口……迄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影响,不仅让“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也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壮阔实践不断深入推进。

记者:围绕“一带一路”文化普及推广主题,今后您还有什么打算?

肖云儒: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人类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都是相同的。正如波斯诗人萨迪的名句“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所描述的那样,地球上的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地球上的人们都是亲兄弟。

我希望能够重新写作或修订一本更具艺术性与文化感的丝路文化精选本。此外,有一项《丝路文明史》的撰写邀约我来主持。我自觉对于广博浩瀚的丝路文明,学术准备与思想准备都还不够。所以,未来几年还想沉下心再做一些丝路文化研究,最大程度发挥余热。(记者 柏桦


责任编辑:成佳睿
  • 除《善天下传媒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善天下传媒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善天下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善天下传媒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29-87298921 邮箱:sxfzgcw@126.com

宫廷描金纸,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宫廷描金纸起源于五代南唐时期,吸纳了魏晋南北朝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