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共益”用优势做公益深访|李现:新媒体热恋新公益

来源:中国公益万里行 发布时间:2022-12-19 15:13:05

  11月29日,河北省新益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公益万里行项目发起人李现接受新共益人物访谈,从现代公益的发展出发,李现讲述了新媒体与现代公益之间的互补优势与联系。

  李现


  以下访谈内容来源于:新共益


  做媒体的人,喜欢报道公益故事。做公益的人,期望媒体来做宣传。进入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之后,自媒体看到了公益的美好,公益感受到了自媒体平台的魅力。公益与新媒体的默契与“热恋”,促成了事业的交融和身份的转换。公益人做新媒体成为自媒体人,新媒体人做公益成为公益人。


  一些有心人做过统计,发现媒体人“跨界”到公益行业的现象很突出,业绩很骄人,趋势很明显。这些“公益化的媒体人”,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往往会被问及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一个媒体人跑来做公益?面对这样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中国公益万里行”的发起人李现,也有他独到的回答。他说,媒体人的嗅觉告诉他,公益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不我待,要想更好体现人生价值,就要抓紧时间入场。


  孔德之 | 采访人   元宇宙公益研究院虚拟院长


  李  现 | 受访人     中国公益万里行项目发起人


  孔德之:


  查阅网上简历,追踪了您的过去,发现您不单是河北省自媒体商业协会执行会长,还是“邯郸之窗网”的总经理。您一个“传统媒体人”,居然成立基金会转型做公益,为什么要这样转型做公益,为什么要这样转变呢?


  李现:


  准确说,我也不能算“传统媒体人”,我们是网站起步,只能算一个“老的新媒体人”。现在“中国公益万里行”班底是“邯郸之窗”网站的运营团队。“邯郸之窗”2000年创办,是地方性门户网站;经历并参与了BBS、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视频号等中国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全过程。我们以“邯郸之窗”为核心主体,结合各个自媒体平台,建立了新媒体矩阵。20多年的新媒体运营经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互联网技术迭代带来的冲击和考验。我们一直努力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练习自媒体时代的宣传推广技巧。


  媒体天然就喜欢报道公益。在不断报道公益故事、慈善活动过程中,参与和见证了很多感人事迹,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公益人、公益项目、慈善组织。我们了解到了公益志愿者的艰辛和不易,对慈善公益领域有了非常深入的观察。当我们看到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一步步出台,尤其是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后,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目前的发展阶段在社会基层治理和现代化治理体系方面所发出的号召时,2018年,我们联合浙江微笑明天基金会,发起了“中国公益万里行”公益项目,紧接着成立了网站,参与发起慈善信托;2022年10月又注册了非公募的“新益公益基金会”。这是个渐变的过程,从原来参与公益报道和慈善活动,转变为进入公益行业,全力策划和推广公益。



  孔德之:


  “中国公益万里行”还是“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第15分团”的重点项目。请问这个“服务团”是个怎样的社会组织呀?


  李现:


  2018年12月26日,中央统战部召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工作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是由中央统战部直接联系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成,涵盖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群体中的代表人士。


  这四类人群当中就包括我们公益人和新媒体人,这两者内在有很多天然的一致性,同属于一个“生态群落”。公益机构需要新媒体,媒体本身也应该有公益属性。媒体代表着社会的道德水准与良心要求,新媒体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其社会责任也应该在公益方面体现更大社会价值。


  孔德之:


  那是不是意味着你们“第二次转型”,以前是从新媒体渐变为自媒体,现在是从媒体行业直接跳进了公益行业??


  李现:


  媒体人,本来就一直在“转型”,只不过原来的转型都是形式上的,这次是实质上的身份转变。现代社会,应该说每个人每天都在“转型”,因为社会发展速度太快。谁如果不变,谁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甚至就有可能被淘汰。公益创业是我们确立的新发展方向,我们愿意与喜欢公益的伙伴们,一起探索,一起参与这场社会实验。几年前,我们做好了准备,把“中国公益万里行”的品牌、网站都预先搭建好,也通过大量线下探访、个案实例,摸索公益行业的脉搏,试图在行业中找到适合发力的生态位。以前,我们是站在媒体视角服务公益,现在,是站在公益行业发挥新媒体效能。本质上没有变,还是通过新媒体,以新角色向社会传播我们的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孔德之:


  公益行业是充满风险的,探索成本大,“创业失败率”高,筹款很不容易。以前公益行业的一些媒体,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李现:


  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对现在的形势很有信心。从天时的角度来说,整个国家正在进入公益文明时代,公益事业必将成为最有发展空间的行业,而当前是最好的时机。从地利来说,新媒体是我们一直在深耕并熟悉的领域,在传播方面,尤其在自媒体矩阵传播和策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进军公益行业,有一定的优势。从“人和”也就是团队和外部资源来说,现在的小伙伴,无论在信心准备、理论知识,还是机制建设、运营架构,以及外部资源储备都充分准备好了。我们的新公益理念,也得到了有实力的头部捐助资源的认可,加上我们成立了“新益公益基金会”,应该说无论是现在起步阶段还是未来的发展规划我们都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孔德之:


  “中国公益万里行”,这个名头好大,你们要在邯郸做全国的业务吗?


  李现:


  从生命角度来说,人人都是宇宙的中心,一个人生活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务对象在哪里。从”量子纠缠理论“来说,互联网技术构建的元宇宙将更加公平,更加平等,更加自由,完全看你的意识想怎样运动和碰撞。这点和公益的精神又是高度同频谐振的。互联网新媒体不受地域环境限制,我们“中国公益万里行”服务对象当然是面向全国公益行业。任何一家公益组织,要想健康快速地发展,周边必须有配套的辅助和服务体系,整个公益行业也一样。我们就是要辅助公益项目做得更好,助力公益组织做得更出色,帮助“需求与资源”及时匹配和对接。



  孔德之:


  但我对你们的筹款还是有些担心。如果不考虑从服务对象那收取费用,就要另外筹措足额资金。在当前,社会捐赠还不习惯支持“智库型”的公益机构。智库机构,人力是最主要的成本,甚至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如果让一个捐赠人给一家公益机构捐赠工资,甚至是捐赠高工资,很多人还是不乐意、不理解。公众更喜欢捐赠物资,仍旧以为社会处在物资匮乏时代,相信捐赠物资才是在做最好的公益。这方面你们准备怎么应对?


  李现:


  是的,我从三个方面回应您,首先对于筹款我们的确有压力,虽然现阶段我们运营状况比较好,但我们也在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紧张的筹划和设计。


  第二,从现代公益发展状况来看,一个规范的公益项目,其运营成本比例越来越高是趋势。我们机构的使命、愿景,决定了必然要选择做符合现代公益理念的高质量公益组织,这是战略方向。方向确定了,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路上探索出适合的募捐策略。


  第三,像您说的一样,我们做的事情接近“智库型”的公益机构,获得支持和认可有难度。但正如南都基金会徐永光讲的:当下中国公益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信任”。结合我们项目特点,只要通过前期实际行动,可以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公益服务和社会效益,会更容易吸引更多有现代公益理念的高素质群体关注,那些优质的头部资源,会向我们倾斜。这样能保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获得后续的支持。况且,我们的“服务成本”,相对于商业标准而言,要低很多。这是我们应对您所提问题解决方案的战略指导思想。


  孔德之:


  在您个人的公益经验中,您觉得中国公益存在哪些劣势和问题,又有什么需要注意和预防?


  李现:


  我依然从三个层面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首先从文化层面来讲,我国的现代公益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未能将中国传统的慈善资源,转化为现代公益需求的新思想资源。大量的公益实践,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传统慈善“私益”和“公益”的问题。文化认知和行为反应的关系,是我国公益事业长远发展的土壤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固本培元从文化基础上解决这一问题,公益事业很难有真正实质上的健康发展。


  第二,目前社会对现代公益理念在认知上的缺失,导致在我国那些直接救助型的“显性公益”、“问题公益”比较容易得到支持,而从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方案的“隐性公益”、“方案公益”项目,很难筹到资金,获得丰足的发展。这极大限制了中国公益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第三就是公益项目、组织和活动自身的推广宣传问题。徐永光老师在一次恩派的访谈中提到:不能规模化推广的公益都是“花拳绣腿”的“自我感动”。我对此颇为认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当前公益行业在宣传推广方面,的确严重滞后,掣肘了自身的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公益发展最大障碍和阻力。


  虽然目前我们中国公益的问题很多、困难重重,但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不会改变其整体发展方向。而且当前中国公益传播格局日新月异,正在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各类报道和颁奖表彰,再到门户网站的公益频道和板块,直到新媒体时代遍布客户端、小程序的公益账号,公益传播不再是专属权利,人人都是自媒体遇到人人公益时代,人人都是公益传播者!



  在采访的最后,李现提到:“新征程遇到新时代,中国公益万里行和中国公益事业一起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一起传播公益理念、弘扬公益精神,为中国公益发展寻找新的机遇,为现代公益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未来公益事业的发展将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公益的传播和支持将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公益组织将真正成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公益事业将不断提升弱势人群的生活水平,为全体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助力;党和政府将越来越重视公益事业,规范和促进措施将不断涌现;中国的公益故事和公益成绩将更加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的公益理论将逐步完善成熟,并走向世界!”


  希望新共益和中国公益万里行可以一起见证中国公益蓬勃发展走向世界最前列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汪可欣
  • 除《善天下传媒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善天下传媒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善天下传媒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善天下传媒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29-87298921 邮箱:sxfzgcw@126.com

周先生,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人,一名基层公务员。5年前,他因患有肝硬化和肝癌晚期,受捐肝脏...